2025年8月10日,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大法宝合作举办的第四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隆重开幕。作为本届活动的重要协办方,湘军麓和
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李含英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本届暑期学校首次采用多校协同模式,为期14天,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的千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燕华主持。包括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新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剑锋、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震、北大法宝总经理赵晓海、西北政法大学数字法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锦帆等在内的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并致辞。
在致辞开篇,李含英主任指出,拥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行业而言已非选择,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技术能显著提升效率、助力精准服务,推动服务标准化、流程化与精细化,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手段将打造律所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律所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李主任从行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技术赋能的多重价值。
在肯定技术价值的同时,李含英主任也提出了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他强调,法律人在积极拥抱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坚守“专业立身”的根本,避免陷入过度依赖数据与工具的误区。他指出,技术并非万能,法律行业中诸多核心环节仍需依靠法律人的专业素养与智慧——例如复杂案件事实的还原、交易背景与交易目的把握,以及那些蕴含人文关怀、职业伦理判断和专业智慧的核心领域。“技术既代替不了我们的专业判断,也解决不了人文关系和职业伦理的问题。”李含英主任强调,法律人唯有深刻理解专业本质,才能真正驾驭技术工具,做到善用而非被技术所束缚。
面对会场内众多法律学子,李含英主任寄予厚望。他高度评价本次暑期学校规模空前、课程体系丰富、授课师资顶尖,并勉励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勇于探索。他殷切希望同学们能成为法律行业在技术领域创新发展的探路者,通过此次学习激发新的思考与实践,为法律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开幕式的成功举办,拉开了第四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的序幕。作为植根湖湘大地、秉持“客户至上、诚信执业、勤勉服务、以法助人”宗旨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湘军麓和始终将支持教育作为社会责任的延伸,通过设立奖学金、共建实践基地等方式,以专业力量回馈社会、服务法治,助力法律人才培养。此次作为重要协办方参与,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我们期待后续课程中涌现更多思想火花与实践探索,共同推动法律行业高质量发展。